平時學習法才是人生得以延續發展的王道
平時學習法,強化的是人的素養、底蘊。平時學習法,是影響著未來至少10-15年發展的終極學習法。既然平時學習法這麼給力,卻少有人可以實現呢?原因有三:
很難設定目標。相較於戰時學習法目標單純具體,平時學習法很難將目標具體化,當然,目標進行也不易建立起來。
無法模擬預演。相較於戰時學習法有許多的模擬演練,甚至分析目標形成對策,平時學習法很難找到類似模擬考的替代品,故難以判斷個人學習進展,誠如踩著懸崖一線天般的難以臆測。
時間冗長。不可避免地,也是最麻煩的地方,沒有3年5年,不易看到成果。即使有個10年,也要經常保持達成目的衍生之成就感與彈性,藉此激發腎上腺,得到一往直前的動力。
對我來說,有了以上三者認知後,才有資格進入平時學習法這個命題。相較於戰時學習法的目標明確,平時學習法的目標設定更不簡單也更重要,是每個社會人士一定要去完成的功課。我必須說,出社會後的學習遠比考試學習還要來的有趣,還記得我很苦悶的完成博士學位的那幾年,最大的嗜好便是瀏覽雜書(只要與論文研究無關的皆會被歸類為雜書),最常瀏覽雜書的時間則是如廁,所以這些書也被我戲稱為大便書。但現在想起來,正因為有這些大便書的紮實學習,現在反而為我的人生加分不少(註1)。
基於此,我也才發現戰時學習法與平時學習法各有其價值,但若以人生這回事為基礎來考量,後者遠比前者貢獻了更大的決定因素,尤其是身處學歷無效化的年代,擁著一張文憑、不思進取走天下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。真正值得注意的是,找到自己喜愛的領域深耕實耘,遠比文憑與證照要來的重要。為了補足自己的大目標,而集中心力往前邁進,如此學習法,至少會讓我們比為了考試而學習更有趣,達到小目標、中目標的同時,所衍生而來的成就感、充實感與愉快感,也會比考試學習的快感高出十倍甚至是百倍。如此快感,相較於收入(錢,註2),應該可以激起我們勇往直前的動力吧!
我必須說,長年沉浸在心理學研究中,與其關注天才,我更在意的是個別的差異性。沒有人是天才,天生樣樣精通,故菁英教育注定是段笑話(註3)。平時學習法的目標設定的關鍵在於「單點差異」策略。簡單來說,就是以單點取勝,更確切的說,只要強化自己擅長的能力,甚至是別人不行而你可以,也就是非你不可的能力。唯有緊扣著這個重點,人生才不至於浪費時間白活。
註1,我必須承認那幾年的學術紮實訓練,強健了我許多思考習慣,也鍛鍊了許多決策判斷的理性思維,同時也保留了身為人的那份溫度觸感,畢竟我還是個心理人。但我也必須承認,當時學習的那些學術語言與相關研究結果,對於目前志向不在成為一個學者的我來說,幫助相當有限。但我仍必須強調,在硬、軟與巧實力三個範疇中,心理人專業素養的紮實訓練的正向影響很強大。
註2,我是個實事求是的人,工作當然有很大原因是為了錢,只有擁抱理想,滿腔熱忱是不可能成事的。不過,我也常常問自己,除了錢,工作的價值還有哪些東西,相較於錢這個超級不可控因素(工作超級投入也不一定會增加,因為決定權不在自己手上),找到自己認同、可以控制的因素才是王道。
註3,這世上其實還是有妖孽級的天才,我在研究所生涯中,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合作夥伴,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研究室魔獸爭霸,上課多在補眠,但碩士班三年,他永遠拿第一,對於一堆紛沓繁雜的統計訊息,他總有辦法快速理清思緒,找到最佳解。但,也僅止於專業知識層面,生活知識上則是其他故事了。